天津市體育博物館二號展廳
“全運精品展覽”中
陳列有六把全運會火炬
全運會
全稱
中華人民共和國運動會
是一項頗具中國特色的全國性運動會
對于天津人民來說
最熟悉的
肯定是第十三屆全運會
這場2017年的體育盛會
伴隨著“全運惠民 健康中國”的口號
和隨處可見的“津娃”
在天津人民心中烙下深深的刻印
也成為天津這座近代體育名城
榮耀的新起點
關于全運會的歷史
你知道多少呢
本期我們就來聊一聊
全運會的故事
新中國成立以前
我國共舉辦過7次全國性的運動會
最早的正式運動會
是由基督教青年會引入中國
并由其組織開展的
⬆體育博物館內“傳播奧運”板塊內容
1895年
傳教士來會理先生
考察過中國的主要沿海城市后
決定在天津成立第一個
城市基督教青年會
并引入了籃球運動
⬆體育博物館內“西方體育在天津”板塊內容
1910年10月5日
規模盛大的“南洋勸業會”
在南京開幕
這是中國歷史上首次
以官方名義主辦的國際性博覽會
博覽會現場人山人海的盛況
讓基督教青年會的傳教士愛克斯納
靈光一現
結合1900年巴黎奧運會
和1904年的圣路易斯奧運會
運動會+博覽會的形式
通過上海青年會
與在華實力最強的天津、北京青年會商議
在南京博覽會期間
舉辦一次全國規模的體育盛會
他的倡議得到一致認同
一些學校和省份很快組織起了運動隊
舉辦了“全國學界運動會”
后被追認為
舊中國第一屆全國運動會
⬆舊中國第一屆全運會開幕式照片
由于此次運動會的發起者、組織者
甚至裁判員都是外國人
為了讓運動會的權威性
得到國人認同
組織方找到了一位
全國體育界響當當的人物
出馬籌組運動會并擔任裁判長
這個人
就是張伯苓
⬆體育博物館內的張伯苓雕塑
1924年10月下旬
第三屆全國運動會克服重重困難
終于在武昌成功舉行
參加運動會的各地區代表倡議
組織成立能代表整個國家的
民眾體育機構
1924年10月
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在南京成立
公推王正廷為名譽會長
張伯苓為董事長
這是第一個
完全由中國人自己組織成立的
全國性體育組織
⬆體育博物館內“踐行奧運”板塊內容
新中國成立后
參加了1952年的赫爾辛基奧運會
并在回國途中
全面考查了蘇聯體育運動情況
之后就開始著手籌辦體育委員會
經過數年努力
中央最終決定
將在1959年10月1日前后
舉行新中國第一屆全國運動會
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周年
體育博物館館藏:第一屆全運會畫冊
體育博物館館藏:第一屆全運會體操比賽入場券
1965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屆運動會
在北京舉行
本屆全運會男子足球比賽中
以天津隊員為主力的河北隊獲得冠軍
女子排球獲得第四名
體育博物館館藏:第二屆全運會男子足球第一名獎杯
體育博物館館藏:第二屆全運會女子排球第四名獎杯
1975年的第三屆全運會
依舊在北京舉行
會徽背景是圓形的體育場
寓意全國人民
期盼安定團結的愿望
體育場上空飄揚著一面紅旗
表示高舉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偉大旗幟
1979年的第四屆全運會
首次進行了火炬接力活動
當時正值改革開放初期
活動起名為“新長征火炬接力”
象征繼往開來
開始現代化建設的新長征
會徽也由金色的跑道
和熊熊燃燒的火炬組成
第五屆全運會
1983年在上海舉行
會徽設計中西結合
橫放的跑道、垂直的國旗
形成“中”字
羅馬數字”V“既表示第五屆
又是國際公認的“勝利”代號
象征著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
各條戰線均取得偉大勝利
1987年在廣州舉辦的第六屆全運會
首次引入了吉祥物概念
吉祥物取名“陽陽”
與羊城諧音
吉祥物
會徽
為了與國際競賽時間吻合
六年以后
第七屆全運會在北京舉行
并首次提出了宣傳口號
“七運在北京、微笑在北京、友誼在北京”
吉祥物
是按照當年生肖設計的小公雞
明明
⬆體育博物館館藏:第七屆全運會火炬
(火炬頂部印有會徽,會徽圖案是一把燃燒的火炬,
老子有錢娛樂城不出金
火焰由羅馬字母Ⅶ變形而成,
老子有錢娛樂城
手柄呈跑道造型,由兩個相反的“7”字組成。)
隨著時間發展
全運會的項目設置逐漸與奧運接軌
1997年上海八運會
除了武術項目外
其余均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吉祥物 & 會徽
體育博物館館藏:第八屆全運會擺件
體育博物館館藏:全運會珍藏紀念銀幣1959-1997
進入新世紀
廣東第九屆全運會召開
這屆運動會的吉祥物
是一只醒獅
取名為“威威”
象征中國體育事業在新世紀
威風八面
走向新輝煌
吉祥物 & 會徽
⬆體育博物館館藏:第九屆全運會火炬
(火炬頂端火盤是“勝利”英文開頭“V“的演化,九個鍍金的圍型象征九運會。)
前九屆全運會
由北京、上海、廣東
三地輪流舉辦
2005年第十屆全運會主辦城市
首次采用申辦形式確定
江蘇南京雀屏中選
這屆全運會
正處于北京奧運會周期
因而備受關注
吉祥物“金鱗”
取材于中國傳統吉祥物麒麟
名字則與“金陵”諧音
吉祥物 & 會徽
⬆體育博物館館藏:第十屆全運會火炬
(火炬形似嘹亮的號角,
5298娛樂
隱含著”龍“的形態,
QT電子自由國度
寓意中華民族”龍“的精神傳遍神州大地。)
2009年
第十一屆全運會在山東舉行
作為“后北京奧運時代”的第一屆全運會
充滿了山東特色
吉祥物“泰山童子”
以泰山石為核心
會徽”和諧中華,活力山東“
以11個競技人形為主要元素
融合了中國傳統紋樣
”同心結“的概念
吉祥物 & 會徽
⬆體育博物館館藏:第十一屆全運會火炬
(火炬頂部采用如意造型,
DG真人
把手部分為金黃色,上半部分銀色背景上配以金色柳葉紋和深灰色如意條紋,出火口部分采取荷花造型,取“東荷西柳”之意。)
2013年的第十二屆全運會
在遼寧沈陽舉行
會徽將“中國力量、繼往開來”
作為創意構想的原點
將數字12、遼寧拼音縮寫LN
中華龍鳥以及運動人形融合一體
展現出當代中國
源源不斷的生機與活力
吉祥物則是來自渤海遼東灣的
一只斑海豹“寧寧”
吉祥物 & 會徽
⬆體育博物館館藏:第十二屆全運會火炬
(火炬創意來源于海洋中的尖角海螺形態,
台灣娛樂城
用龍、鳳元素組合設計成數字“12”,與12朵浪花抽象圖形共同構成具有內在動感與張力的團紋圖案)
2017年
第十三屆全運會在天津圓滿召開
會徽“奔向未來”
由“津”、“十三”、“海河”等元素
組合構成“火炬”的造型
吉祥物“津娃”
則取材于楊柳青年畫
“津娃”腳踩虎頭鞋
揮舞紅綢帶
預示虎虎生風
紅紅火火的團結奮進景象
吉祥物 & 會徽
⬆體育博物館館藏:第十三屆全運會火炬
(火炬的視覺元素由體現天津地域特色的海河浪花與象征吉祥和諧的祥云圖案融合而成,銀白色鏤空工藝及漸變色處理賦予其現代氣息與時代特征)
2022年即將在陜西舉行的
第十四屆全運會
是全運會歷史上
首次在中西部地區舉辦
會徽取象傳統禮天玉璧
中心部分
為寶塔山、延河水和五孔窯洞
環形部分
將玉璧紋飾幻化成田徑、球類、游泳
三個運動項目人形
吉祥物則以陜西秦嶺獨有的
四個國寶級動物為原型
分別是
朱鹮、大熊貓、羚牛、金絲猴
相信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發祥地
陜西會向全國乃至全世界
展示一個
獨具特色、與眾不同、極具魅力的
全運會
//////////
會徽、火炬、吉祥物、宣傳口號等等
都是全運會重要的文化符號
飽含地方特色和時代特征
見證著中國體育適應時代需求的探索歷程
凝聚起民族前進的精神力量
展示出中國由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
不斷邁進的決心和步伐,